第649节(1/2)

作品:《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

2011-12-1313:20:22

之所以要“分析”,是要提供一个解决范例。

现时困于婚姻问题的人太多,我自己问题解决后,发现其实有很多错误可以预防,很多代价可以避免。人们往往因无知,和我一样付出了太多代价。我想尝试一下,帮助人们事前提高防范意识,事后及时止损,失败了及时爬起。我不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意义,其实这贴跟帖中,已有不少人从我这里得到过建议。

这有赖于不加过分矫饰地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宣泄”则是自己求的平衡的过程。这个方式对自己有用,对他人无用。

而“遮掩”就很糟糕了,“遮掩”不能呈现真实的问题,遮掩下呈现的是“伪问题”,分析也是“伪分析”,解决是“伪解决”。用这样的文字去写,怕是要害人了。

2011-12-1320:35:52

三、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抑制内需的罪魁祸首

中国至今仍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却出现了“生产过剩”,究其原因,是民众的消费需求被一些因素抑制。这些因素是:

1、财富分配不合理,极少数人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富豪阶层的消费以少量奢侈品为主,对整个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几乎没有影响。而广大低收入阶层有需求,却无钱可用于消费。

2、缺乏社会保障体制,民众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没有信心,被迫压低消费,以应对各种可能的不测。

3、过高的房价使得民众不得不把收入的绝大多数用于住房消费上,中低收入阶层往往要为供房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挤占了消费空间。

4、一些大宗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等税费负担过重,压制了消费 ;个人所得税开征起点过低,抑制了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

5、监管层对影响股市大起大落的因素不作为,导致股民财富急剧缩水,90%的股民套牢,无钱可消费。

可见,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税率过重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根本问题,老百姓还是不敢花钱消费。

四、合理借鉴西方国家摆脱危机经验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期间,西方国家为摆脱困境,除了增加公共投资之外,还有两项令人瞩目的政策:一是建立普遍的社会福利体系,二是对高收入阶层开征超额累进税。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例: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为此,当时的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提高了低收入者水平,建立了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了下层民众后顾之忧之后,下层民众也就有能力去消费。

同时,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通过这个政策,限制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促进了社会公平,从而也刺激了民众消费需求。

与罗斯福新政大同小异,英国、瑞典等资本主义国家也从那时起健全了福利制度,甚至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措施的建立,不仅使得这些国家摆脱危机、重归繁荣,而且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这些国家政局长期稳定。其中,瑞典自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将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 最新章节第649节,网址:https://www.275b.com/41_4103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