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9、随军出征(1/2)

作品:《重阳郞

出征仪式在建康城外的白马城城堡举行。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整齐地在城堡前的广场上列队,这七千白袍军是关中候陈庆之的所有家底,是陈将军亲自挑选,亲自训练,清一色的百战悍卒,很多人参加了徐州激战,涡阳战役。在徐州征战中,陈庆之带领二千人,战胜大魏十万大军,攻克城市52座,歼敌75000人。在涡阳征战中,陈庆之以区区200人,突袭敌军5万人,斩杀敌人成千上万,涡阳魏军横尸变地,连涡水都因堆满了敌人的尸体而断流。

白袍军旁边是元颢的随从、护卫一千多人,他们不停地向阅兵台张望。这些人中有元颢的宗亲族人,他们跟随元颢来到南梁,对元颢归北抱着极大的希望和梦想,他们也是元颢归北的积极拥护者和推动者,一旦元颢归北称帝,他们将会分得最大的一块蛋糕。他们中更多的是一些投机分子、墙头草、赌徒,他们觉得这次元颢归北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自己跟随元颢返回洛阳,虽然要冒着丢掉脑袋的危险,但回报也将是极其丰厚的。这些人大部分是从北魏跑过来的,他们的亲朋熟人都在大魏,有的父母家人还在大魏,他们在大魏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所以此时愿意跟随元颢归北,成败赌一把。

下午4时许,武帝与元颢、陈庆之出现在检阅台上,李炟与魏得实魏公公跟在后边,随后是左朴射王谏,兵部尚书谢震关等少数大臣。

元颢本是北魏第五个皇帝元宏的侄子。公元528年,北魏小皇帝元羽不满胡太后专权听政,要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于是联合大军阀尔卓荣,密谋让尔卓荣率军到洛阳诛杀胡太后及其党羽。谁知消息泄露,胡太后抢先下手,毒死元羽。尔卓荣打着为元羽复仇的旗号,带兵扑向洛阳,把胡太后沉河,并大肆屠杀宗室弟子。元颢害怕受到尔卓荣的打击,利用在外镇压农民起义军之机率众投奔梁武帝。

现在北魏内乱,元颢与武帝商议趁机回国夺位,所以这次北伐也叫元颢归北。

这次出征按武帝的要求,简单,充足,保密。简单就是不搞大型的出征仪式,不让文武大臣为出征将士送行,不让百姓夹道欢送,越简单越好;充足就是准备要充足,武器粮草,将士的被服铠甲全部按双倍准备,七千白袍军全部是重骑出征,每人另备战马一匹备用,达到顶级配备。保密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次元颢归北最大的利好就是尔卓荣正在山东作战,大魏主要战力不在洛阳,要出其不意,在尔卓荣返回之前尽可能多地消灭大魏有生力量,并壮大自己的队伍。

武帝站在阅兵台上,声音有些哽咽:“将士们,朕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光复我中原疆土。但北魏百万铁骑,马快人壮,我们只能被动防守,偏居江南,延续我华夏文明。”武帝停顿片刻,接着说:“今天我终于可以喘一口顺气,北魏内部混乱,自相残杀,这是我大梁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们,七千白袍将士是上天的使者,代表朕,代表大梁,送元颢归北,去接收被外族蹂躏三百年的中原大地。随后朕将跟随你们一块向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看看,我大梁一统中原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武帝讲到最后,一行浊泪顺着苍老的面颊流下。尽管武帝知道,元颢归北,陈庆之的七千人马必然是凶多吉少,但他多么希望这一切不是做梦,能够成真,那个皇帝不想做天下一统的中原皇帝?

陈庆之的出征感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铁骨铮铮:“兄弟们,你们知道我从16岁就跟着皇上,我是跟着皇上长大的。我就是皇上手里的一根打狗棍,皇上指到那,我就打到那,这根打狗棍只要一天不折断,就绝不允许北魏小儿欺负我大梁。”

陈庆之还没讲完,武帝就上前抱住他,感动的嚎啕大哭。

元颢象征性地讲了些感谢武帝的话,并再一次表示一旦成功北返,将与大梁世代修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阳郞 最新章节第28章 29、随军出征,网址:https://www.275b.com/235_2359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