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2、浮桥遇刺(1/2)

作品:《重阳郞

武帝与李炟泛舟秦淮河上,一边饮酒一边交谈,好不快活。

画舫过骠骑航浮桥时,忽然两个黑衣人从桥上跃下,直奔前舱。

“有刺客!”甲板上值勤的禁卫只喊出这三个字,就被黑衣人一剑毙命。武帝的十多名贴身侍卫同时跃上甲板,围住刺客斯杀。这里,前后三四艘画舫快速向楼船靠拢,大队身着便衣的内卫奔上甲板,把武帝和李炟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梁武帝面对刺客镇静自若,坐在太师椅子上身子连动都没动一下,慢慢地饮酒赋诗。

李炟见武帝满饮一杯后,大声咏道:

一道长死生,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右,岂羡汾阳前。

以为初觉意,贻尔后来贤。

眼前这位六十多岁的皇上也许真的已看淡生死,还是觉得有李炟这位仙人在可保平安。

“小神仙,饮酒,不要让贼人坯了咱们的兴致。”武帝温和地微笑着劝李炟。

李炟偷偷地望一眼内卫与刺客的打斗,虽然并不害怕什么,因为不知道刺客什么来路,还是有些紧张。听了武帝的话,李炟故作镇静,说:“皇上对我佛赞美发自内心,情真意切。”心想,仙人也得有个仙人的样子,不能让武帝小巧了,抓起杯子,连饮三杯。借着酒劲,吟颂了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三杯酒下肚,李炟已微醉,看着梁武帝不停地念着“谁短长?”“是啊,谁短长?朕与仙人谁短长?朕与刺客谁短长?”此时的武帝显示出极度地自信与豪气。那种藐视一切的气势是与生俱来的,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见刺客要走,禁卫首领大吼一声,带着禁卫追了出去,船上留下二十多人护卫武帝。

李炟见刺客退去,一颗悬着的心回到肚子里。他还要去看大海,看千安群岛,可不想走到半路,在建康挂了,埋在六朝粉都虽然听上去不错,但他还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刺客终于被打跑了。”李炟自言。

“未必,我感到真正的危险还在后头。”武帝很冷静地说。

李炟一惊。此时船舱里格外安静,静得有些可怕。

果然,这宁静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被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

“练儿,别来无恙啊!”来得是一位身穿袈裟的白发老僧,老者童颜皓首,风骨铮铮,叫着武帝的小名。

“您是,九叔,您老还活着。”武帝没有了刚才的沉静,语气中透着惊慌。

“不错,练儿还认得九叔。”来者是齐太祖萧道成的九弟,兰陵王萧道风。萧道风与武帝的父亲萧顺之是堂兄弟,武帝当然要喊九叔。当年,叱咤风云的兰陵王对少年英才萧衍非常照顾,叔侄关系密切,后来,萧道风在洛阳附近的虎牢关与大魏大战中以身殉国,连尸骨都没有找回,悲痛不已的齐太祖为弟弟在兰陵建了衣冠冢。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萧道风竟然没有死,还活着。真是时事弄人,如果当年萧道风不死,南齐会这么淫乱腐败吗?他萧衍还会有机会开国建立大梁吗?只能说一切都命,是国运,人运,命运。

“练儿,当年九叔在虎牢关不死,是命不该绝。”萧道风也相信是命。

“嵩山少林寺达一法师从死人堆里找到我时,我身上九处刀伤,十三处剑伤,命悬一线,大师帮我调治一年才慢慢好转。从此九叔看破红尘,隐姓埋名,留在少林寺,一心向佛,不问世事。”萧道风好像讲着别人的故事,波澜不惊,不愧是高僧。

“那九叔今天为何又回金陵?”武帝不解。

“这要问你的混帐弟弟萧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阳郞 最新章节第21章 22、浮桥遇刺,网址:https://www.275b.com/235_2359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