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乾淳之治(1/3)

作品:《中华世纪谈

1164年——1170年宋孝宗专心内政,创南宋盛世,称“乾淳之治”。

北伐受挫之后,宋孝宗转入内政,致力于富国强兵。

宋孝宗重用虞允文整顿军队。士兵按照强壮和勇敢程度划分等级。上等士兵用于作战。中等和下等用于后勤保障。同时裁减老弱士兵、征召义兵以节省军费。整编后的军队总数为40多万。

在裁减冗兵的同时,宋孝宗也裁减了一些冗官。北宋的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问题在南宋也同样存在。宋孝宗一方面延用、改进了北宋时期的改革措施,尽量减少财政支出,另一方面通过发行交子填补财政赤字。

宋孝宗本人非常节俭,不讲究吃穿用度,不大兴土木,也不随意赏赐,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宋孝宗清楚上行下效的影响力,身体力行倡导节俭之风,抑制奢靡之气。

他的一个贵妃满头珠光宝气。其他嫔妃羡慕不已,竞相仿效。宫内影响宫外。民间都以佩戴珠宝为时髦时尚。京城的珠宝价格因此蹿升十倍。宋孝宗讥讽贵妃,看你满头白花花的跟戴个孝帽子似的,也不觉得晦气?贵妃臊得满脸通红,回去赶紧把珠宝都去掉了。其他嫔妃见贵妃触了霉头,自己也麻溜把珠宝收起来。京城的珠宝随后价格暴跌。

宋孝宗轻徭薄赋,鼓励生产;组织兴修水利,防灾增产;澄清吏治,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对贪污枉法严加惩治。宋孝宗纳谏如流,对于扰民的弊政,该罢的罢;对于利民的措施,该兴的兴。在宋孝宗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宋孝宗当政时期是南宋比较兴盛的时期,人称“乾淳之治”。“乾淳”是宋孝宗使用过的两个年号乾道、淳熙的合称。

但凡被称作什么之治的皇帝都是干得相当不错的皇帝。宋孝宗被认为是南宋最好的皇帝,被称为中兴之主。他在位时期是南宋少有的太平盛世。

南宋在宋高宗时期逐渐稳定下来,在宋孝宗时期进入发展期。经济文化日益繁荣。

南宋立足江南时,大批南逃的难民给江南带来不小的压力。人多地少,吃饭都成问题。政府一方面鼓励垦田开荒,一方面组织兴修水利提高产量。从北边跑来的难民没地可种,政府以减免税赋的措施鼓励他们去淮南、江北开荒种地。对于大型水利设施,政府出资修建。对于小型水利设施,政府出面组织地方百姓集资兴建。水利建设上去了,粮食产量也就上去了,不仅更多的土地得到灌溉,旱涝灾害也随之减少。

南宋的水利建设在古代属于最高水平。南宋利用江南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水网圩田,使更多的耕田得到充分的灌溉。

南宋完成了一季一熟向一季两熟的转变。这使农业产量翻了一番。

水利跟得上也利于水稻的普及。水稻的产量比旱稻高得多。太湖流域的粮食亩产是唐代的两三倍,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南宋虽然人多地少,但吃饭并不成问题,甚至还能出口粮食到金国,换取马匹等东西。

棉花在南宋时开始种植。棉花在北宋时从印度、西域等地传入我国。最初是当花养,所以叫棉花。后来发现棉花象没蛹的蚕茧,于是开始设法抽丝纺线织布。起初棉布因为稀少而价高,一般人用不起。随着棉花种植逐渐普及,轧棉、弹棉、纺纱、织布的技术逐渐成熟,棉布越来越便宜,逐渐走进百姓家。棉布比蚕丝布、麻丝布保暖性更好。

以前被子褥子棉袄棉裤用羊毛、蚕丝填充。棉花普及后,人们开始用棉絮做为填充物。

一个水稻、一个棉花,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

工商业在南宋也得到长足发展。南宋的手工业、商业比北宋年间更发达。照当时发展速度,再过个百八十年,中国能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南宋因为地少人多,一些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世纪谈 最新章节336,乾淳之治,网址:https://www.275b.com/137_13767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