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改立李治(1/3)

作品:《中华世纪谈

,643年——645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黜。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一征高丽,无功而返。

魏征死后,李承乾失去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之位开始动摇。

这时李祐谋反案爆发。这宗谋反案成为李承乾谋反案的铺垫。

李祐是唐太宗的第五子,被封齐王兼齐州刺史、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军事,也就是掌管五州军队。他因为违法乱纪受到唐太宗的责备。唐太宗撤换了他的长史作为惩戒。但李祐仍不思悔改,我行我素。新任长史怕受连累,一方面不断对李祐犯颜直谏,一方面不断给唐太宗打小报告。李祐恨得牙根儿疼,找人去谋杀他。不想事情败露,长史把他告到朝廷。唐太宗传唤李祐到京受审。李祐一气之下杀了长史,起兵造反。但李祐的部下不肯跟他造反,将他逮捕送往京城。唐太宗将他赐死。

这场叛乱只是一场闹剧,但是让唐太宗脸上无光。

当初唐太宗考虑到周朝分封诸王国祚八百年,秦朝废除分封二世而亡,认为分封对江山永固是有益的。虽然朝臣告诫他恢复分封制弊大于利,但他不听。他分封诸王不仅给他们封地还给他们军政大权,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藩国。他相信骨肉至亲肯定不会背叛他,谁承想刚分封完就冒出一个谋反案。唐太宗此后再不提周朝的分封制。

李承乾违法乱纪的事也不少。他有娈童癖,私藏一个叫称心的能歌善舞的乐童,同吃同住,同坐同卧。同时还宠信擅长旁门左道的道士秦英等人。道士擅长的旁门左道通常是指巫蛊、符咒、算命、房中术等。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不被允许的。但这些还是小问题。秦英最大的问题是“扇动宫储”、“惑乱东宫”。不清楚秦英煽动、蛊惑李承乾什么了,想必是窜唆李承乾针对唐太宗。

唐太宗得知这些事后勃然大怒,下令处死称心、秦英等人。

唐太宗没有处罚李承乾给足了太子的面子。但李承乾竟然毫不领情。他思念称心,在太zi宫立牌位祭奠,并且在后院建坟立碑。唐太宗知道后非常不悦。

李祐谋反案在审理过程中牵扯出一个人,纥干承基。这个人是李承乾的卫士,专门负责刺杀的脏活。他怎么会牵扯进李祐谋反案,李祐谋反跟李承乾有没有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只知道纥干承基被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判了死刑。他为了活命告发李承乾谋反。证据是,李承乾曾说过,我要造反比李祐方便多了,东宫跟大内只有一墙之隔。

这句话属于大逆不道,情同谋反。于是李承乾被拖下水。李承乾谋反案因而曝光。

李承乾的确准备发动政变。他暗中联系了很多人,包括大将侯君集、他的叔叔李元昌等。但李承乾谋反还处于谋的阶段,并没有具体实施。根据一些线索判断,李承乾可能要模仿唐太宗,搞一次新“玄武门之变”,也就是杀死李泰,囚禁唐太宗,抢班夺权,提前即位。

唐太宗废黜李承乾,处死了侯君集等人。

接班人成了掘墓人,战友成了敌人,这让唐太宗伤心不已。他一度情绪失控想拿刀捅了自己。

唐太宗废了李承乾,打算改立李泰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坚决反对。他推荐李治。谏议大夫褚遂良也建议他立李治。两位重臣不同意立李泰让唐太宗有些为难。

这时,李泰担心唐太宗改主意立李治,去挑拨李治。他对李治说,你跟李元昌关系不错,李元昌谋反被杀,你就不担心你会被牵连?李治一听果然忧心忡忡。

唐太宗看李治一脸愁容就问他怎么回事。李治也是个老实孩子,就一五一十地对唐太宗说了。唐太宗听了,心中恼怒,对李泰有了看法。

唐太宗责骂李承乾抢班夺权。

李承乾说,这都是李泰逼的。他天天算计我,让我觉得太子之位不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世纪谈 最新章节234,改立李治,网址:https://www.275b.com/137_13767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