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联省自治(1/3)

作品:《新中华1903

按照徐天宝的计划,中国将会参战,而是加入英法的协约国阵营里。 于是,唐绍仪、顾维钧、陆征祥、曹汝霖在7月23日分别会见英法俄德四国公使。对英法俄三国明确表明了中国将加入协约国的立场,而对德国公使,则是软硬兼施,表示如果德国愿意把青岛无条件还给中国,中国将考虑中立。

英法俄三国表示欢饮,尤其是俄国,对于中国将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其输送物资的计划十分感兴趣。由于这个计划是徐天宝和英国公使朱尔典事先商量好的,所以中英法俄一拍即合。由英法向沙俄提供战争贷款,沙俄再用这笔钱从中国购买价廉物美的物资,通过西伯利亚运到东欧。

德国公使则对一贯亲德的徐天宝忽然表现出的强硬态度表示不理解和愤怒,但是,他很清楚,虽然中国国防军的战斗力和德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驻守在青岛的德军数量非常有限,如果徐天宝决心对德宣战,要拿下青岛也不是难事。德国公使表示需要请示柏林,此事只能暂时搁置。

中国参加一战,可以作为战胜国分享胜利的果实,当然,作为穿越者,徐天宝自然不会天真到认为战后协约国会主动把果实分给自己。参加一战的主要目的是借由协约国的订单为国内的民族资本发展获得一个契机。

然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民国政府刚刚发布要参战的消息,南方的孙文便通电全国,宣称反对中国以任何形式参加欧战。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冠冕堂皇,曰弱国参加强国的游戏,下场一定很惨。中国应该和日本联合,奉行大亚洲主义,把欧洲人赶出亚洲。

孙文还在通电中宣称这是大独裁者徐天宝的豪赌,而赌注则是中国的国运。此乃乱命,全国各地的督军应该联合起来抵制。孙文进一步提出要效法美国的例子,以联省自治的方式,成立美国式的联邦国家。1914年7月,孙文联合南方各省的督军,宣布中华联邦国成立,自任大总统,首都设在广州,并号召全天下的革命志士一起讨伐大独裁者徐天宝。

孙文在他的宣言中宣称:“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参加了孙文联邦政府的都督有安徽都督倪嗣冲、江西都督李纯、湖南都督汤芗铭、福建都督刘冠雄、广东都督龙济光、广西都督陆荣廷、四川都督胡景伊、云南都督唐继尧。

孙文联省自治的论调得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支持和鼓吹,胡适就撰文《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一文,说道:“有些人反对联省自治,他们断定中国政治纠纷的根源在于“封建式的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把持兵权财权政权,法律舆论都归无效,实业教育一概停顿。我们要很诚恳的替他指出:他所举的只是纠纷的现状,并不是纠纷的根源;只是乱,并不是乱源。试问: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又是从那里来的?有人说是“帝制遗下来的”。这又是‘米是米瓮里生的’的故事了!我们如果进一步研究帝制运动的时代,就可以明白帝制的运动可代表一种‘强求统一’的迷梦。这个迷梦的来源长的很呢!自从秦始皇以来,二千多年的历史确然呈现一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这一千多年历史的教训是:中国太大了,不适于单一制的政治组织。所以中央的统治力一衰,全国立刻‘分’了:直到大家打的筋疲力尽,都厌乱了,然后又‘合’起来。明朝有极端的**,只落得十七世纪的大乱,连一个‘分’字都够不上,只是‘瓦解’了。清朝承大乱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中华1903 最新章节309联省自治,网址:https://www.275b.com/119_11979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