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你不行我上了啊(修)(2/4)

作品:《重生香江大富豪

都在原来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50%工资和奖金。

叶华的无脑爽受到了所有员工的衷心拥护。

说得再好,不如给员工加工资!

以前正式员工每年都加10%!叶华承诺今后每年的工资涨幅是20%,奖金靠自己努力。

当然,现在的叶华系还是以前那套末位淘汰的狼群战术,考核打的离开。

就算离开了,任职够三年的也有+2的赔付。

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叶华系的员工的影响反而是积极向上的。

1987年10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这一天发生了全球股市暴跌,港城受到了股市风潮的冲击,除了叶华系那些完成私有化的公司,其他企业损失惨重。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宛如梦幻般的“黄金的80年代”也随之画上句号。后来由叶华主导的港城资本市场对于大幅修正的抵御能力非常强悍。

1984年,之前一度犹疑彷徨的港城股市,在这一年开始企稳,恒生指数重新越过1200点的大关。年初的《星岛日报》表达了乐观的预期:连日来海外资金汹涌入市,股价稍低,则立刻会引来大量买盘抢购。港城市场重获信心的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双方已经通过谈判敲定了港城的未来走向。港城回到碗里来的前途日益明朗,《中英联合声明》呼之欲出,市场情绪亦从忐忑不安变为逐渐稳定。

80年开始,港城股市“不上不下”的形态,实际上也是“不上不下”的集体情绪投射在市场的反映。从“不上不下”到“扶摇直上”,促成这种变化的诸多因素当中,重要的一条是民众心态的转变。《联合声明》在9月26日草签的时候,市场情绪立刻受此影响。乐观的心态充斥于股市,叶华大举买盘。太古集团、康力电子以及长江实业股价买盘激烈。恒生指数也从1984年之后结束了在一千点上下徘徊的牛皮形态,为日后的大涨积蓄着能量。

在1986年港城实行“四会合并”,成立港城联交所以后,市面行情更好。港城股市在1982年的总成交额为462亿港币,之后几年的成交额大致在三四百亿港币上下。到了四会宣布停业时,恒生指数为1625点,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500亿港币。之后股市一路上涨,到1986年底收市的时候,恒生指数已经上升到2568点,总市值增加到4139亿港币。

换言之,股市总市值和恒生指数在短短九个月内就上升了58%和67%。尤其是地产股在这一年的表现特别突出,股价普遍上升五成以上。升幅高达原股价好几倍的包括联合地产、四海、大元、惠泰、新安、永发、永鸿基、天德地产等等中小地产商。

每当港城股市的好事频传之时,海外的投资者就会闻风而动。与近百年股票史上屡次发生的事一样。国际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港城的股市。这些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是来自大英、米国、霓虹、澳洲等地。其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跨国基金。

港城的股市当中,来自伦敦的基金占总交易额的35%,来自米国的基金买盘约占总成交额的25%,来自东南亚以及澳洲等地的基金约占20%。换言之,1986年港城股市的总成交额中,叶华的海外基金就占了80%左右,港城本地的基金占10%,只有约10%的成交额来自于港城的普通投资者。

正当港城的投资者们集体唱多股市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米国股市却隐约显示出令人不安的信号。1986年9月11日至12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出现了高达120.78点的下跌。尤其是9月11日的单日下跌更是创出了1962年5月28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几个月后,即1987年1月23日,单日的猛烈下跌又发生在了米国的股票市场。当天的下午1点30分到3点之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先是猛跌11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香江大富豪 最新章节第672章 你不行我上了啊(修),网址:https://www.275b.com/26_2628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