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云在青天水在瓶(求月票!)(2/3)

作品:《御煞

,楚维阳便不复再有分毫的犹疑,道人一扬手时,一切的那符笔的虚像,那灌涌而至的玉光清辉,连带着那漫天瓢泼光雨化成的灵墨,尽皆朝着这符笔的本体倾注而去。

灵光熠熠之间,某种真正的蜕变与升华在这支甚为寻常的符笔上诞生。

也许正是因为其本质过分的寻常,这一刻,复更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化景象!

几乎只顷刻间的变化,伴随着气机与本质层面的牵系,楚维阳愈渐得有所明悟。

这已经沉浸在蜕变之中的符笔,便如同昔日的琅霄玉印一样,饶是楚维阳已经将内里原本封存的一十五道龙脉重新取出,封存在如今的琅霄山中,但是这样的做法却丝毫不曾损去琅霄玉印分毫。

盖因为这是镇运宝器,只要楚维阳的运数之力,而今蜕变升华的天机灵犀无有溃灭,便动摇不了此宝的根基。

而以如今的声势看,或许往后极漫长的时间里,楚维阳都不会有运数折损之厄,天机灵犀的汇聚,也只会随着时间而愈演愈烈。

而与此同时,伴随着楚维阳著录书经,以这符笔将真人名号落在《玉册》之上。

楚维阳已经有所感触,这符笔成为了一如琅霄玉印的宝器,只是它的本质并非在镇运上面,而是在凝聚香火之力上面。

这是楚维阳的香火宝器!

作为真形法祖,作为书就了楚维阳真形道途经典的符笔,日后诸宗宗坛宗祠所供奉的真形一脉源流,那源源不断的香火之力,也将尽皆借由着真形道法的牵系,灌涌入这符笔之中。

而且这闪瞬间,蜕变与升华仍旧在持续着。

愈发多的明悟遂也因为着重重变化而接连印证入楚维阳的心神之中。

几乎只顷刻间,伴随着更多的玉光清辉与漫天瓢泼光雨的倾注,楚维阳便顿觉,有着某种有类于自身与《玉册》之间的牵系,也在这自己手中的香火宝器与那《玉册》之中相继贯连。

进而,楚维阳遂有了一种手中宝器乃是“容器”的感触。

这意味着,待得楚维阳日后真正尝试着这一步跃出藩篱的时候,便可轻易的用这件香火宝器来做“容器”,承载某种更为高卓层面的造化,进而蜕变成天地灵根。

这实则便是《玉册》赐予天地灵根的过程,其并无有本相,也正因此,凡修士,或用宝器,或用甚么奇珍仙葩,尽皆可为天地灵根的躯壳。

至于《玉册》本身,纵然封禁了极为悠长的岁月,但是所谓隔空摄取“天地灵根”的过程,实则彼时汲取这种菁华,从“灵”的层面将之摄取,而并不曾触碰甚么外物,这也是为何历代掌教大修士尽皆坐镇山门,却浑无所觉的缘故。

而也正此时,当那玉光清辉与瓢泼光雨的倾注几乎在下一瞬间便抵至了某种极致之后,楚维阳猛然间便更进一步的感触到了其本质在腐朽与神奇之间的变化。

那甚至已经不仅仅是寻常的宝器那样简单,除却封存镇压香火之力的效用,其本质,更是蜕变与升华成了灵物。

说来感慨。

昔年楚维阳自镇魔窟中一路逃出生天,其中大部分的劫数,几乎尽皆是因为那一道剑宗的灵物。

再后来,楚维阳之所以能够在外海安稳的鼎立身形,乃至于无所顾忌的宣泄才情,也正是因为用九叠螺壳宝塔在海眼漩涡之中辟开道场洞天,而那螺壳本身,亦是灵物。

但是这两件灵物,尽皆是“外物”。

直至此刻,楚维阳方才因为自己的修道炼法,掌握有了自己的灵物。

也正是伴随着手中的符笔蜕变成了灵物,虽然玉光清辉仍旧在朝着其中灌涌而去,但是宝器的本质与外相已经在蜕变的过程之中浑一,之后的变化尽皆在了细枝末节里,一切尽皆趋于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煞 最新章节第636章 云在青天水在瓶(求月票!),网址:https://www.275b.com/267_26740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