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首重行动(1/2)

作品:《爱国军阀

看辛亥革命历史,忽略了一个身影硬骨头文人鲁迅。.zxs.品质无弹窗更新快当时他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辛亥革命那年,他才30岁),但是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染指革命。

是不是他找不到革命队伍苦于无法加入?

非也。革命队伍就在他身边,辛亥革命的大本营设在日本东京,而鲁迅当时就是中国留日学生一员,加入革命无需翻墙就可实现。甚至鲁迅还受到革命动员,但他最终还是避开了革命党,选择不革命,这是为?

提起鲁迅,不能不提他的同窗陈天华,对今天中国大陆年轻人来说,陈天华似乎是遥远而生疏的名字,其实他离今天并不远,他的名字在海内外回荡百年,其影响不亚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他在临死前留下的绝命词震惊了当世。他的死,给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极大触动,其中就有周树人(鲁迅)。陈天华死时年仅31岁。而鲁迅当时只有25岁,他已在日本留学了三年,在中国的留日生群中,几乎没有鲁迅佩服的人,然而陈天华却令鲁迅汗颜。

他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人。

陈天华虽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但陈天华不同于一般文人,他不是光说不练,而是大胆践行,实言实行。

在言论上,他锋芒毕露;在行动上,他比日本武士道还武士道――重义轻死,遇可死之机会而死之,只要能达到唤醒民族精神的目的,不惜以身相殉。

而鲁迅是个只发表言语的纯文人,他不主张行动。他在东京留学时期接触过一些革命者,倾向革命,同情革命者,有反满思想,但他并不赞成使用暴力手段,甚至不赞成激烈的言词。革命党要他参加组织,采取实际行动时,他表现了犹豫的态度,担心的家人。他在东京听了号召革命的反清演说,就表示了不满。后人塑造他的革命家形象时,说他参加了光复会,但却没有实在的证据。

在比较陈天华和鲁迅时,也有人认为陈天华是个徒撑匹夫之勇的愤青,而著作等身的鲁迅才是理智的人。然而翻阅陈天华的言论,并不比鲁迅肤浅多少。陈天华不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人,他只是不想把理性当做胆怯的借口。

吾无可亡之道,彼能亡我乎?

――这是面对日本亡华的忧虑,陈天华给出的深刻见解。

与其刻于语言,不如刻于行为。既然他们不语言。

这句话不是陈天华讲的(三岛由纪夫名言),却成为陈天华的座右铭。

革命的时候,需要硬汉子,不需要空叹的文人。陈天华堪称同盟会的才与魂,他的精神与胆量影响感染了到当时很多青年人。在这一群体中,年轻人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敢作敢为。成为一代风尚。

为不选择慢慢启蒙而选择冒死革命?且看陈天华所说:

国势堕落十丈,比如一炉火,千个人添柴添炭,一个人慢慢运水,那火能打灭吗?兵临境上,你方才讲学问,讲教育,能开通风气,犹如得了急症,打发人往千万里之外买滋补的药。直等到病人的尸首都烂了,买药的人才,能救急为今之计,唯有不顾成败,节节打去,得寸是寸,得尺是尺。

只有现在舍死做几次,实在无可奈何了,那后辈或者体谅前辈的心事,接踵继起,断没有不肯死,能使人死的人所不为的,我便当先做,这方算是真读书人。

虽然鲁迅在陈天华自杀之后也说,满人入关杀尽了汉人气节,从此,汉民族失去血性和胆气。陈天华的出现,实现了汉民族血性和胆气的回归或重建(大意)。但他还是坚持以文字救国而不愿付诸行动。

于是,就在陈天华自杀的第二天,在留学生会馆中的锦辉馆召开陈天华追悼会上,出现了周树人许寿裳等人反对集体冒死回国的一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国军阀 最新章节纪念辛亥革命-首重行动,网址:https://www.275b.com/116_116633/103.html